65. 夜访
程茂典一走,黄桓就寻了个借口,来齐王府求见谢怀雵。
谢怀雵正在犯愁用什么理由去找他呢,他倒先主动送上门来了。于是便也顺水推舟,让人把黄桓请了进来。
见了面后,黄桓只简单寒暄了两句,便从怀里掏出两张地契来:“这次多亏有殿下替下官筹谋。下官无以为报,手上唯有城郊这两处庄子还算有些景致。还望殿下可以笑纳。”
谢怀雵抬手制止了他,面上稍露遗憾之色:“黄大人的心意本王是知晓的。只是……”
见他这副表情,黄桓以为他是嫌自己给的不够,心中不由暗骂了两声。
谢怀雵轻叹一声,才不紧不慢地说道:“程御史走前跟本王透了点口风。”
“虽说这婺州守军贪腐一案已经查明与黄大人无关,但你到底也有失察之罪。陛下这些年对军务很是上心,你的过错虽然不大,但多少也是有些惹恼陛下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听到这话,黄桓才开始紧张起来,“还请殿下想想办法,帮下官在陛下面前分说几句啊!”
“本王何尝不知你是无端受了牵连的?”谢怀雵虚按两下,示意黄桓稍安勿躁,“程御史也知你冤枉,所以走之前特意跟本王商量了一番。”
“照陛下的态度来看,不罚你是不可能的。不过程御史回京后会尽量在陛下面前替你周旋,我也会写道折子去给你求情,争取尽量减轻陛下对你的惩罚。”
黄桓连忙拱手作揖:“多谢殿下和程御史费心!”
“你先别急着谢我。”谢怀雵又叹了口气,“我和程御史分析过,即使我俩尽力而为,只怕你也没法继续在婺州待下去了。陛下很有可能会调你去偏远穷苦之地州为官,以示惩戒。”
黄桓的心略向下沉了一沉。
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
不是贬官就好。只是调去穷乡僻壤吃几年苦,这还算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横竖他这些年在婺州也捞得盆满钵满了。现在他正在风口浪尖上,能被调去远离金陵的地方避避风头也好。
想到这里,黄桓定了定神,开口道:“下官自知有罪,本不奢望能得到陛下宽宥。如今殿下和程御史愿意替我筹谋,能不被贬官,我已是心满意足了。”
谢怀雵欣慰地点了点头:“黄大人能这么想自然最好。以你的才干,往后不愁没有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机会。等过些年你再做出些政绩,本王一定会想办法帮你的。”
得到谢怀雵的这句承诺,黄桓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连忙把刚才没能送出去的地契双手奉上:“殿下之恩,下官无以言报,唯有铭记在心。这两处庄子只能聊表下官心意,还请殿下莫要再推辞了!”
见他坚持要送,谢怀雵也就没再推拒:“这段时间我会帮你看着点,尽量挑个好一点的去处。”
*****
那天王府谈话过后,黄桓虽然得到了谢怀雵帮忙的许诺,但他心中仍抱有些许希望,另外托了金陵的人脉帮他打探朝堂上的消息。
没几天后,陛下对婺州贪墨的事情做了裁定。
两名涉案官员依律抄没家产,官员本人问斩,其家人被判流放。婺州刺史黄桓,因监管不力,罚俸三年,调任黔州。
黔州虽然并不贫苦,但一直是出了名的流放之地。陛下对黄桓的这一调任举措,很明显能看出他心中的不满之意。
不过早就在谢怀雵那里提前得到消息的黄桓,对陛下的这一决策并不太感到意外,甚至还因先前做过更多不好的预设,这下对比之后竟然觉得黔州也还不算太差。
就是调过去以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财路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好在因为新的婺州刺史人选未定,陛下没有马上让黄桓离任,而是给了他半年的交接时限。
黄桓就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再在婺州捞完最后一笔。
还没等黄桓想好是敲富商还是榨平民,朝廷又下了一道新的政令。
陛下准备拿出一批新式的弓弩拨付给越州驻军使用。考虑到前几年分到各州的老式弓弩多少都有损耗,他难得大方了一回,要兵部按照各州报上来的损耗数目,用新式弓弩补齐,分往各州。
因与越州相近,婺州就也被放在了第一批补齐的名单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黄桓心中大喜过望。
新式弓弩!
这要是卖给那些人,能赚多大一笔钱啊!
但是这事风险太大,他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犹豫。不过很快,同样收到消息的那些人就用先前约定好的秘密方式联络上了他。
面对着对方开出的惊人高价,黄桓一咬牙,决定铤而走险。
*****
“殿下,王妃。黄桓的人果真秘密出城去了。”
“好。多派些人手,小心跟着。尽量顺着这条线把对方的来路摸清。”
“是。”
等回话的侍卫下去后,谢怀雵半是惊叹半是夸赞地说道:“还是夫人料事如神。这个黄桓居然真的敢顶风作案。”
“也不是我料事如神。”毕竟更多的还是系统的功劳。
姜同云笑了笑:“咱们先前铺垫了这么多的动作也都不是白费的。”
先用查案的事安抚住黄桓,让他误以为危机已经过去;再用调任的事情刺激他,诱使他在钱财受损的情况下加大捞钱力度;最后就是拿新式弓弩做饵,一举钓他上钩。
只不过有了系统加成后,黄桓面对这一套动作会更加容易失去理智,无法冷静地判断自身情况。
“那也是夫人的功劳。”谢怀雵从来不会吝惜自己对于姜同云的夸奖,“要不是夫人大胆提出这个计划,恐怕我还要多花好多力气才能摸到些许蛛丝马迹呢。”
“那咱们接下来就稳坐钓台,等鱼上钩了。”
谢怀雵点了点头:“不过也不能放松警惕。未免出现意外,黄桓这边也要加派人手盯着。”
*****
在双方都略有些焦急的等待中,半个多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这天,黄桓终于收到了商队即将抵达婺州的好消息。
新式弓弩早在十天前就已经送入了婺州驻军军营之内。这些天里黄桓故技重施,以训练时操作不当为由,报废了两架老式弓弩。
不过出于谨慎,黄桓并未马上上交报废弓弩的报告书。他用那两架名义上已经被报废的老式弓弩替换掉了刚送来的新式弓弩,打算等交易完毕之后,再行处理。
新式弓弩在样式上与旧弓弩有所不同。黄桓希望对方能在交易后提供两架仿造的新式弓弩给他,哪怕只有个样子也好。横竖弓弩摆在那边几年也用不到一回,有个假货在,以后也不容易出岔子。
对方同意了黄桓的附加要求。
商队进入婺州当晚,黄桓就亲自带人前往商队租下的小院里进行交易。
浓重的夜色中,黄桓在一片寂静里轻轻敲响了院门。
他按着事先约定好的暗号,重复敲了三遍,又耐心等了十息左右,院门才被小心地打开了。
开门的是个足足比黄桓高了一个头的强壮男人。
看到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