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杂事纷纷
学堂日常几则
一 乡里规矩
曹瑛明白,这大兴律的确是不够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她出身官宦,后虽因自家这一支难续仕途,自己也加入商贾之家,但还是不够了解民间的日常世俗规矩。所以,她去请了京郊两位有年纪的妇人,来给姑娘们讲讲她们乡里要是有了纠纷龃龉的,大家是怎么行事处理的。
二 初涉杏林
张氏在学堂里几乎弄出了一个小医馆的样子,一整面墙都是药柜,一面墙都堆着医书药方,还有碾、捣、铡等工具,还立着个她自己倒腾的与正常人一般大小的木制人,上面标记着穴位和密密麻麻的小孔,便于大家练针灸。张氏安排的内容有:辩认药材、理解用途;参读医书,了解症状;实战练习,针灸火罐刮痧;互相把脉,望闻问切。时不时整得药香都盖过厨房的饭菜香了。
三课外杂学
朱缃、朱绒、朱纯和梁沛怡都从各自家里挑了好些书过来,天文地理,山川地志,古籍怪谈都弄来了,梁沛怡还翻出了一本《黄帝内经》也给带了过来。大家又安排出一堂没有老师的课,大家尽情阅读交流,不懂的就提出来,大多数时候是焦祝5个问朱梁4个,毕竟后者看书多。但焦祝5个胜在生后经验丰富,日常接触人多事多,也能由书上延伸出好些东西讲给朱缃她们听听。
四 基础课的进阶
朱锦看着大家识字写字已经很有模样了,就想着在她的课上多加些内容,于是去魏敏和两位姨妈那里“挖”了几位跟着她们从宫里出来的嬷嬷,这几位有会制香调香的、擅长刺绣的,都被朱锦请过来在学堂里开几堂课。不求精进技艺,但是入个门是没什么问题的。朱锦也是按找曹瑛和张氏的份例给了课金的,引得几位嬷嬷哭笑不得,一辈子老了没想到还能赚教书先生的钱。
一转眼到了四月,天气渐趋暖和,修史馆里正在酝酿一个本朝前所未有的大计划——实地远游,核实订正。也就是说修史馆打算派一批人出去走走看看,收集一手材料,便于严谨修史。
朱维第一个报名。
周司史有些为难,怕年轻人一时兴起的新鲜劲儿,要是自己真派他去了,路上有个什么闪失,整个修史馆都不够给定国公府赔罪的。就让他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
朱维回到家中也不是商量,就是通知。大家都习惯了他从小到大的主见,要去就去嘛,什么时候启程?
这回连他自己也有些惊讶,他问:“你们就这么同意了?不拦着我点啊。”
朱成松:“好男儿志在四方,维儿你想去就去吧。”
魏敏:“修史馆有派给你的公务你就去,咱不整那娇生惯养的样。”
曹氏:“娘虽然舍不得你,但你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娘怎么能拦着你这大好抱负呢。”
朱铭:“维儿你也趁年轻多走走,你爹、你三叔我都因为任职轮换出去过呢,你们修史馆难得有机会出京的啊。”
张氏:“啥时候出发啊?那我给你备点常用药啊、驱虫包什么的?对了毒药迷药你要不要带着点,万一路上有坏人,我回娘家去搞点。”
朱锦:“有道理,维哥儿你得会点毒药迷药才好,以防不测。弟妹你回头也教教我。”
朱缃:“哥,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也不知道兄妹俩到底是有什么可顶替的担子。
朱纯:“大表哥,你出发前能不能多倒腾几本书回来给我?”
朱绍:“大哥,你去吧,家里有我们帮衬大姐姐呢。”
朱纬:“对对,大哥你别操心家里。”
还是不知道家里有什么事非他们不可的,但话就是这么说了。
朱绒:“表哥,你要不要抓紧时间练练身手?出门在外的,防身要紧。”
他爹,朱钦一锤定音:“你要是怕选不上,大不了我去找周司史说说,一定把你派出去。”
朱维深感他家祖孙三代都很与众不同啊。
朱维还是跟自家老爹说去和周司史说说别给他“特殊关照”,这次远游勘查本就是年轻人的事,修史馆里大半都是上了三四十的人了,三分之一都做爷爷了,总不能让他们跋山涉水吧。
朱钦挑了个合适的机会去和周司史通了气,周司史也就不为难了,本来这算苦差,虽说事清水衙门,但大家虽在修史馆安逸惯了,这要出去的话,事是好事,但未必人人都愿意。
计划伊始,但是准备还是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