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少年犯(十八)
6月28日。一大早天就阴沉沉的,蝉鸣尤其聒噪,闷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窒息感。
初一(三)班。傍晚5点50分。
每天最后一节课,通常都是自习。但说是自习,学生们大多都是偷偷看闲书、传纸条聊天,时不时发出嬉笑声。一天辛苦的听课学习后,享受着一点忙里偷闲的时光。
杨方坐在教室中央的位置,前后左右都是他的小弟——当然,大部分都是用零花钱堆砌出来的“小弟”。他聊天的声音不小,惹得纪律委员警告了几次,却依旧我行我素。
杨方得意地对小弟说:“一会儿放学咱们就冲出去!早半个月前就定好了,那家饭馆是全县最贵的,今晚我请客!”
小弟们表面欢呼,至于心底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几个人闹哄哄的,纪律委员制止也无用。直到6点放学铃声即将响起,就见后排的小弟戳了戳他的背,递过来一张小纸条。
小弟说:“不知道谁扔过来的,上面写着给你。”
杨方一愣,打开纸条,只见上面歪歪扭扭的字。“晚上7点半,阳街酒吧大门口见,为你庆祝生日,顺便聊一聊我们的关系。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呀。”
落款是程小樱。
奇怪,马上放学了,为什么不当面说呢?
杨方疑惑,但又喜出望外,扭头看向隔了几排程小樱的座位。只见她双颊泛红,也早早收拾好了书包,正托腮望着窗,红色发夹亮晶晶的。杨方又立刻觉得很合理——地下恋情嘛,他懂。
两个人上个月就分手了。准确的说,是在极为短暂的交往之后,杨方被甩了。理由很简单,她说她真正喜欢的另有他人。
杨方非常想去赴约,但同时又有作为大哥的自尊心,至少不能告诉对小弟们这件事。他再次悄悄往程小樱的座位偷看,却不小心扫到了她两排后的李耀成——自己血缘上的表弟。
晦气。
不知为什么,就是这一眼,让杨方忽然想到很小的时候。那时自家和阿姨家还没有因为钱闹翻,他喜欢去找这个从小就安静孤僻的表弟玩,求他叫自己哥哥。
但是李耀成一次都没过这样叫过自己,宁愿独自去观察蚂蚁。于是杨方生气了,冲动之下,推倒了小表弟。
对方没有受伤,只有裤脚上略沾染了泥土。正常的孩子会愤怒,会哭泣状告家长,可是他一声不吭,唯独那双黑得过分的瞳孔死死地盯着自己。心惊胆战中,杨方赶紧躲起来。
过了一会儿,却见阿姨扯着小表弟哭天喊地,哭骂“你受伤了妈可怎么办。”只是转眼功夫,李耀成的裤腿上就尽是鲜血,汩汩地顺着小腿流到脚面上。阿姨哭着给他包扎,妈妈则是把自己揪出来狠狠地骂。杨方在一片混乱中,整个人已经傻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迷迷糊糊地道了歉。
可是,也许是一瞬间的错觉……他似乎看到这个安静的小表弟,垂眸,极浅地笑了一下。
过去的回忆与现在重叠。杨方想起刚转来这个班级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特别可爱的女孩子,每天追在李耀成身后喊“哥哥”。而现在,那个女生或许终于认清心意,想要主动和自己继续交往。
只是这样一想,杨方就有种胜利的感觉,得意极了。
6点钟放学铃声响起。
杨方见程小樱高高兴兴地跑出教室,于是也赶紧撕碎纸条,兴奋地拽过小弟们。
“快点,咱们走。去阳街!”
……
记录本上的关键词,逐渐连接在一起。就像是巨大的拼图,一点点展现出原本的样貌。可是那拼图的画风愈发诡异,渐渐呈现出深渊般的浓墨色,或者说……不知那是墨,还是已经干涸的血。
系统抖了抖,小声问:【然后呢?】
凌逍答道:【根据班级日志,当天值日生其实是另外一个人。梁胜那边也核实过了,案发当天,李耀成曾主动和同学更换值日生表。这是日常小事,与案件无关,所以警方从来没问过,更没人主动提起。】
【6点30分,保卫处照旧巡查教学楼,催促值日生和其他逗留的学生立刻回家。保安称对初一(三)班那个礼貌的男孩子很有印象,而校门监控也显示,李耀成的确是回家方向。】
去年专案组调查报告上,对于李耀成的总结,只有短短几句话。
失踪者同班同学,邻居。幼时关系良好,初一后逐渐减少联系,与失踪者无任何纠纷。
案发当天值日生,6点30分出校门后直接回家,6点50分与王燕红一起吃晚饭。7点20分与失踪者父母交谈,随后回到房间看书,再未出门。
结论:李耀成不具有作案时间。
【……只有李耀成才具有充足的作案时间。】
凌逍说道。
【专案组推测的所谓6点05分至9点的时间段,从一开始,就是李耀成为他们设计好的。】
实际上,专案组根据一般办案经验推断,程小樱很可能在6点05分至7点30分左右就已经失踪了。但是鉴于酒吧监控这个证据,时间段被拉长到了9点,以便于扩大搜查范围。
虽然12岁仍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是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有了善与恶、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换句话说,在七点半左右彻底天黑前,程小樱知道应该回家,尤其是在已经和姐姐约好的前提下——除非,有什么不可抗的外力阻止了她。
【李耀成,在时间线上巧妙地进行了伪装,创造了不在场证明。】
【案发当天,他大概以某种借口,直接或间接引诱程小樱决定先去某个地方、再回家。而自己则以值日为由,错开了放学高峰期,形成一个正好的时间差。】
【人会被惯性思维所迷惑。按照警方的思路,他们重点排查了程小樱随后几分钟内离开校门、或者方向一致的学生和家长。谁会重点关注一个6点半才独自回家的普通学生呢?】
【李耀成引诱程小樱去的地方,实际上不是阳街,而是阴山的另一头,那里有一处围挡年久失修,可以进山。】
复杂交错、宛如荒废迷宫的后巷里,岔路不断延伸,在荒芜的某一处交错口,一边通往阴山,一边则通往石头路附近方向。乍一看十分遥远、互不相通的两个位置,实际上,需要做的只是翻过一面矮墙,穿过几条荒废的巷子,走上十几分钟而已。
在系统逐渐颤抖中,凌逍继续有条不紊的分析道。
【李耀成利用值日时差,在警方心里留下第一印象后,就回到了家。7点20分,他出现在了这个院子里,创造出二次不在场证明——而证人,就是程家夫妇。】
【直到这时,他才开始了真正的犯罪行为。】
【7点20分。在最后一次出现在外人面前后,李耀成回到房间,立刻从后窗翻了出去。】
等等!
系统忽然恍然大悟,却同时又害怕得疯狂颤抖。
它回忆起凌逍那天的动作——怪不得她走遍了后巷的所有小路,尝试不同的路线,最后停在后巷李耀成房间的窗后。当时,系统还嘲笑凌逍,仅凭着一条没人经过的路线,一个发夹,就怀疑自己的儿子。
就是那个像监狱的通风窗啊。
那个小小的出口,实际代表着,一条不会有任何人想到的、看见的近路!
【房间通风窗的栏杆,是可以拆下来的。事实上每年冬天,王燕红都会把栏杆拆下来,换成北方平房常用的挡风窗。】
【李耀成翻出去之后,立刻顺着后巷跑到阴山,中途经过巷子里荒废但仍能用的电话亭。7点30分,他报警称酒吧里有人抽东西,甚至还改变了声线——而这,就是他的又一层精心布置。】
【他特意提前安排了李英这个喝酒后必会打架的酒鬼,以及聚餐完毕的高中毕业生。一方面,是为了抽调大量警力,拖住警方;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酒吧监控,设计好能够被警方亲眼看到的“犯罪地点”和“犯罪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他已经做好了替罪羊的准备。甚至就在前天,他还试图通过心理操纵,在身旁同学的心里种下暗示。】
【在他的构想里,警方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大概率以失踪结案。当然,如果有警察认为是凶杀案,那反而更好了。】
凌逍想起那天晚上,少年意味深长,甚至是自我深信不疑的话。
那轻柔的声音中,甚至充满了期待。
“证据,只要有朝一日找出来,就足够了……梁警官真是大功一件!”
他指的,其实是精心安排的替罪羊——杨方。
这也是他完美犯罪的,最后一层保障。
事实上,在专案组认为程小樱已经失踪、甚至是遇害的时间点,这一刻她还好好的,正在阴山脚下焦急等待着。
虽然凌逍不知道李耀成,到底对她用了什么借口。
【大约7点30分到7点40分左右。程小樱在阴山的另一头,见到了李耀成。】
【……第二天早上上班前,王燕红曾经掀开帘子,她看儿子睡得正香,自己就照旧去厨房简单准备早饭。潜意识中,我找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菜板旁的水果刀,位置似乎变动过了。】
系统听得惊呆了。
电子音断断续续,甚至颤抖起来。就像是明明提前被告知了下一秒电影“高能预警”,做足了心理准备,可真的到了那一刻,仍被恐怖的一幕吓到了。
系统追问道:【……具体的过程呢?】
凌逍闭上了眼。
她并不愿意推测血腥残忍的过程,也不想对谁诉说那个女孩的恐惧与绝望。因此,她只是说道:
【我在阴山另一头的一处隐蔽山洞里,发现了鲁米诺试剂的反应。】
鲁米诺试剂,就是凌逍昨天早上带着出门的东西,是检测血液痕迹的工具。
【那天更详细的事情,总有一天,警方会从李耀成口中问得清清楚楚的——当然,是在看守所里。】
系统:【你还在找尸体吗?】
凌逍:【我已经知道具体在哪里了。但是……不是现在。一个月后,警方会找出来的。】
系统仍是不敢相信。
它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十三岁,不,那一年,年仅十二岁的人类男孩在心底酝酿完了残酷杀机,又制定了缜密的计划,还能够平静地日复一天、无事发生般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