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刑警往事》

29.第 29 章

三、暗夜追凶

怀揣报效家乡的信念,趁着年轻,我选择了回九江市公安局工作。 2017年5月中旬,九江市公安局人事处正式通知我去上班。我先去了刑侦支队报到,上班第一天,就被告知要派我去基层锻炼,因为刑侦支队是机关,经领导研究决定,我要去基层锻炼,具体时间待定。当时我的内心有一万头羊驼在欢腾,我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十三年,结果告诉我还需要去基层锻炼。没有办法,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纪律,服从指挥,接受组织的决定。我满怀期待的去了浔阳区刑侦大队。浔阳区刑侦大队,在江西的刑侦系统里,属于比较有战斗力的,多次受各级表彰,刑侦大队长还被评为全国“百佳刑警”。

刑侦大队是一栋独立的办公楼,与浔阳区公安分局在同一个院内,原是浔阳区法院的办公楼,建设于九十年代初。房屋质量杠杠的,就是有些老旧。浔阳区属于老城区,总人口仅35万人,民警总数370人,在我看来应对日常工作,很多时候还有市局的警力,所以绰绰有余。刑侦大队人不多,几十个民警。案件也不算非常多。也没有硬性的破案率任务。日子还是很惬意的。

在晃了半个月以后,一天早上我刚到单位,就接到大队长的电话,让我一起到支队参加案件的侦破。到了市局刑侦支队,我才直到,也没有跟我说什么案子,就让我开始查,我都是懵的,不知道要查什么。直到晚上开案情分析会,我才知道原来瑞昌某批发市场,一对夫妇被人杀害,要追那名凶手。随即我被拉入了一个工作群,瑞昌刑侦大队的将前期侦查找到的视频发了过来,视频中,一名男子正持刀,追赶一名女子,追上后,就用力将那名女子按住,用刀割脖子,场面残忍,三段视频,总长约两分钟。女子不断反抗,试图阻止那名男子,但是都是徒劳,眼瞅着脖子被割十几刀,全身已经到处是血,视频中能看到,女子一度挣脱出来,双手捂住脖子,鲜血一直往外冒,她毫无方向的四处乱跑,试图躲藏,脚步蹒跚,那名男子跟在后面,直到那名那女子倒在地上不再动弹,地上是大量的血迹。多年的刑侦生涯,看过无数血腥的现场,隔着屏幕,我都能闻到那浓烈的血腥味。这是我第二次从视频中看到血腥的作案场景,上一次我还是在晋江,一名男子持刀将自己的姐姐砍死后,再用刀割破自己的脖子,导致颈动脉破裂,视频中,男子脖子喷出的血,直接喷到屋顶,如果没有屋顶阻隔,至少能喷出三米高,短短一分钟后,男子便倒在地上抽搐着,这是死亡前最后的动作,三分钟后,他就血流干而死。

案情分析会上,瑞昌刑侦大队介绍了一下案情,经过前期侦查,犯罪嫌疑人为郭某。经过与外围群众以及郭某儿子了解前因后果:在瑞昌某批发市场,犯罪嫌疑人郭某,是一批发部的送货工人,除送货外,还负责代收货款。郭某是海南人,与瑞昌籍前妻结婚后将户口迁到瑞昌。两人育有一子。后因两人性格不合,选择离婚,婚后前妻外出打工。郭某则留在了本地,儿子则跟着郭某在瑞昌生活。郭某性格内向,脾气较为暴躁,还好赌。经常参与赌博。打工收入并不高,入不敷出,他就打起了货款的主意。可惜郭某只有小学文化,智商确实不高,代收货款,需要对账的,没多久,账就对不上了,批发部老板和老板娘就发现了此事,郭某已经侵占了几万元。郭某也认账,但是到此时,郭某已经将钱花掉了,按照郭某的性格,没有什么积蓄,更没有值钱的物品可以变卖用来还钱的,最后协商好,继续打工,从工资扣除。干了近一年,趁着老板娘不注意,郭某“狗改不了吃屎”,故技重施,又侵占了几万元,不过很快就东窗事发。这次老板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郭某的工资,还完钱,还要很久,正好郭某儿子已经满了16岁,辍学在家,叫郭某儿子一起打工还钱,每个月只发500元生活费。

郭某没有办法,侵占几万元这是刑事犯罪,如果真追究责任,要去坐牢的,到时候小孩子还是没人照顾。没有办法,郭某只好选择同意,带上儿子一起送货还债。但是送货可是苦力活,16岁的少年哪里吃得了这种苦,就开始每天跟郭某哭诉,叫苦叫疼。由于两次的事件,老板和老板娘就看得很近,变得刻薄起来,每天都没有什么好话好脸色,经常骂这父子俩。郭某脾气本来就很暴躁,经常与老板和老板娘吵架。案发那天在店里,郭某送货回来,再次,因琐事跟老板吵了起来,积了很多怒火的郭某,拿起一把削菠萝的专用水果刀,刀尖部分是向内弯勾的那种,动手将老板打到,持刀就将老板脖子割断,导致颈动脉破裂,流血过多而死,然后持刀追杀老板娘,就是我们看到的视频那段。几分钟内,夫妻两人就被杀死。

案发后,郭某骑电动车离开。之后转乘出租车到了码头镇,天黑后,从码头镇坐车到了九江市区,晚上23时许,消失在九江市区。由于犯罪嫌疑人郭某来到九江市区,所以,刑侦支队组织抽调了市区刑侦系统的精兵强将,组成专案组,围捕犯罪嫌疑人郭某。但是犯罪嫌疑人郭某,持有的两部手机,再进入市区后,就关机了。经查,他在九江市城区没有任何关系人和可能得落脚点,所有关于他的全部线索全部中断。

我们要从头开始侦查。此时离案发已经过去了24个小时,大部分的线索都中断了。我仔细看了多遍犯罪嫌疑人郭某行凶时的视频,发现其按住被害人持刀割喉时,自己的手也被割到,就问瑞昌的兄弟,瑞昌刑侦大队前期侦查工作的时候,获取了一条信息,有群众反应,郭某曾在某诊所包扎过左手。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郭某还去了理了个光头。

在九江市城区,过去的十年间,安装了大量的视频探头,这些视频监控被统称为“天网”,这个名字取得很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过这些视频探头建设得真不咋样,由于是交由公司建设,只追求数量,没有系统的规划,为了建设而建设,前端位置不科学,后台乱七八糟,没有网络规划,没有存储规划,为了完成建设任务而建设,几乎忽略了视频的应用,建到哪里算哪里。据刑侦的兄弟反应,当初由一群很业余的人建设的,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建设了天网一、二、三、四期,第一期全部报废了,剩二、三、四期,还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视频平台上,主要原因是分属不同公司承建的,加上网络的原因,一直未能整合。要看视频的时候,需要打开不同的软件平台,进行查看,总是在不同的平台切换,这个我还能适应。首先需要克服的是,不同平台上的时间差,由于建设各自为阵,不能有效统一,三个平台没有统一校时,看视频需要额外的增加一个计算时间的工作。不过需要吐槽的是,网络速度是硬伤。由于网络规划不科学,网速似乎是看心情,是好是坏,视频录像播放的时候卡顿是正常的,经常出现极其慢速的播放,这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情况有个专业术语,掉帧,就是数据丢包,一段视频凭空消失了,就看不到了,由于视频不连续,你很难判断。当年建设的时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用的是前端存储的模式,回放视频录像,真的是考验我的耐心。

监控的位置安装得也非常不合理,视频建设的点位设置,并不少完全按照视频侦查学的方法来设计的,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视频盲区,看着确实很累。由于没有办法准确的在地图上精确作业,我只能请一个熟悉本地视频探头位置的同事帮我找具体位置,在他无数次翻白眼之后,我总算是弄清楚了我需要的看的视频录像。

回放的录像也是让我大跌眼镜,说好的高清视频,结果跟标清的视频没有两样,夜间的录像非常模糊,其实白天也没好到哪里去。至于具体原因,已经无法深究了。虽然被吐槽,但是有总比没有强,视频条件不好,但是技术理论是一样,方法万变不离其宗,视频发现,视频追踪,

我非常佩服九江刑侦的兄弟们,在这么差的视频条件下,克服非常多的困难,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破了非常多的案件,还屡破大案要案,打出了声威,很多周边的犯罪分子都不敢来犯。也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刑侦培养出了很多专家能手,让我自叹不如,由衷佩服。而且大家精神饱满,乐于拼搏,能跟这样的一群兄弟并肩作战,是莫大的荣幸。

言归正传,视频条件再差,也还是需要靠人去看,然后研判分析,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刑警都是强者。根据其他技术支撑部分提供的数据,犯罪嫌疑人郭某手机关机前是从九瑞大道方向过来的,根据推算,犯罪嫌疑人应该是走九瑞大道过来往十里大道向南,往庐山方向去的。

根据他最后出现的时间,我们几个负责看视频的侦查员,就沿着十里大道上,把沿途所有的视频录像都翻出来看,一人看一个。最后我在汽车南站附近的一个摄像头,看到了一个手提袋子疑似光头的男子的背影,他沿十里大道向南步行。说实话,就算是正面,我们也无法认清。我们每个人拿到的照片是其他部门提供的,犯罪嫌疑人郭某的微信头像。大头照,而视频中非常模糊,能看清是个男人就相当不容易了。

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左右,九江城区并没有多么繁华,虽然是夏季,但是那个时候街上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个时间段出现,刚好温和的光头男子,按照视频侦查学的角度,应该列为对象,继续追踪,追踪了大约半个小时,过十里大道长虹大道路口后,在703医院门口附近,一个人行道上的摄像头,拍下了可疑男子正面的录像,但是,画面模糊不清,无法辨别。

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我注意到这名可疑男子左手上好像有一团白色的东西,把录像下载下来,仔细看,放大看,确认应该是包着的纱布。结合瑞昌刑侦大队前期的侦查情况看,基本上可以确认这是犯罪最嫌疑人了。嫌疑人的线索又接上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这是二十个小时之前的录像了。现在能抓住他的唯一线索就是视频追踪了,为了能确认嫌疑人藏身之处,再实施抓捕,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把录像追踪完,尽可能的压缩时间,赶在犯罪嫌疑人郭某转移地点前,找到他。

现在,视频追踪的事情交给熟悉地形的侦查员来做,晚饭时间到了,我们一起去刑侦支队的食堂吃饭,作为刑侦支队民警,我到支队来报道已经二十几天了,这是我第一次到自己单位食堂吃饭,大部分人都不认识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在他们看来,我是浔阳区大队过来的,在浔阳区那边,我是支队赶下去的帮忙工作的,这种两头落空的状态,找不到组织,无依无靠,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这种奇特的感觉,我还要承受是十一个月。不过当下,我要做的是抓紧时间吃完饭,其实留给我的时间不过了,必须争分夺秒找到犯罪嫌疑人郭某。刑侦支队食堂的饭菜还可以,长期在刑侦一线紧张的工作习惯,也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我吃饭速度很快,五分钟我就已经赶到电脑前,继续看视频。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布置分工,安排看不同的视频,每个人看不同的点位,不同的时间段,一路跟踪过去,在十里大道动力机厂路口,嫌疑人消失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战,最后一个看到嫌疑人的录像是,时间是晚23时40分许。我们被指挥看周围的摄像头但是,看到凌晨5时,都没有发现。在大部分眼里,我是新人,地形不熟悉,还喜欢指使人,大家似乎都不太待见我,既不听我的指挥调遣,也不怎么跟我交流。我完全沉浸于视频侦查,按照我的侦查方法,抛开他们,于是我一个人,没有人管我,我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看视频录像。

视频侦查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科学,讲究艺术的科学。

吃过晚饭,我打起精神,调整思绪,坐在电脑前。这之前半天的视频追踪,我基本上已经把地形和监控位置都摸清楚了。而此时除我之外,所有的人焦急盯着各自的电脑屏幕,目不转睛,期望能在各个录像中找到犯罪嫌疑人郭某的踪迹。此之前,还有领导要求扩大视频搜索范围,并且发布指挥命令,但是现在没有人能够坐镇指挥,几个领导无奈的坐在旁边,只能静等结果。

我跟大家都不熟悉,大部分人都不认识我,也没有人注意我。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只是听说新调来一个同志,不知道我能干嘛,我在刑侦支队总共没待几个小时,除了花名册上有我的名字外,我几乎不存在。想一个吃空饷的挂单户。

负责指挥的领导,在哪里要求看这里,一会又要看那里的视频,我并不理会他,当然,此时也没有人能配合我看视频,我只能自己慢慢探索。多年视频侦查积累下来的经验告诉我,按照视频追踪的原则,延时追踪,对象在哪里消失,就在哪里找回来。既然嫌疑人在动力机厂路口消失,那我就继续看这个摄像头,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还专门问了一下现场的环境,在“锦绣江南”不远处,一处河边的位置。查看卫星地图,那个位置是一个休闲公园,嫌疑人完全可以徒步穿越。但是那周围所有的出入口路口都有监控,不可能凭空消失。经验告诉,那个位置一定发生了什么事,犯罪嫌疑人郭某在整个位置耽误了。

我一反常态,默不作声的投入到看视频录像的工作,在过去很多年里,我都是这样,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工作的时候,我可以是话痨,一旦投入工作中,看起视频录像,我就人机合体了。不知道是视频平台的问题,还是网络问题,播放录像总是断断续续,非常不稳定,晚上七、八点的时候,网速最慢,回放视频录像时,根本无法多倍速播放,时不时卡顿一下,时快时慢,甚至出现慢放,看着着急,我只能耐着性子看,抑制住想砸电脑的冲动。还好,高峰时间段过后,视频播放又恢复正常,我继续使用4倍速看视频录像,快速浏览录像,晚上光线非常差,能看到的图像非常模糊,我的眼睛盯着画面,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视频录像中,夜已经很深了,画面中一段路面,一个大草丛,绿化带,路灯只剩下一半,路上车已经很少,很久才会有一道车灯闪过,没有行人,偶尔有一只猫一只狗出现,转眼就不见了,犯罪嫌疑人自从躲进那个小公园后,就再没有出现。整个画面似乎静止不动,如果不是那个时间字符一直在跳动,我真怀疑画面卡住了。录像时间字符跳到了凌晨四时,路上开现三轮车,电动的居多,有的是空车,也有一些货斗内堆满了蔬菜。劳动人民开始了辛苦的一天。有一辆环卫车出现,环卫工人下车收拾垃圾桶。

画面的颜色开始发生变化,天空由黑变蓝再变灰,我意识到天就要亮了。我伸了个懒腰,长时间坐着,几乎是一种姿势盯着电脑屏幕,全身的肌肉都很难受。真实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多,太投入看监控录像,市场会让你思觉失调,搞不清楚真实的时间,有时还会日夜不分,生物钟变得混乱。我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盯着屏幕,突然,画面的中心位置的绿化带里钻出了一个人,我立即暂停,将录像重新倒回去,凌晨五时许,一名男子真的从绿化带的草丛中钻了出来,活动了一下,随即往路上方向走去。仔细辨认,还是一个光头,正是消失了的犯罪嫌疑人郭某。

我抬头看了一下周围,确认了一下自己的位置,身处在刑侦支队的合成作战室,回来一段日子了,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忘了自己在哪里,总觉得自己还在八百公里之外,还在福建的视频工作室里,很多时候必须努力看一下周围,发现周围坐着的都是比较陌生的面孔,我才能真实的确认自己在哪里。此时,合成作战室的会议桌边,支队和大队领导在刷着手机。在各个台子上,剩下的人懒懒的,各自坐着,刷着手机,打着电话。仅剩几个人还在看视频。

我低头看了一下手表,这才发现原来我已经连续看了三四个小时录像,总算是有了发现。我大声通知了大家,我找到了犯罪嫌疑人郭某了。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浔阳刑侦的陶大,年初他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公安功模代表,专门进京接受表彰,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此时风头正劲,年中的时候还获评全国百佳刑警,荣誉非常多。陶大是黄梅人,个子不高,可以说有些小个,从身材看,绝对看不出来是个刑警,他给我最大的印象是,眼珠转得很快,眼神跟戏剧里的演员的眼神很神似,他本人也喜欢听传统戏剧。

陶大放下手机,问我在哪里发现,我告诉他就是动力机厂路口。所有人向我围了过来,我重新播放了一下录像。大家立即回头,开始继续追视频。很快就在下一个路口发现了郭某。新的问题来了,沿着十里大道,往庐山的方向走,就是乡下了,监控越来越少,有的路段甚至没有,视频离他还有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差,按照我们找视频的进度,效率令人担忧。

还是要加快进度。同事们在连续多个路口,都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他徒步向南往庐山的方向前行。按照视频侦查原则,跳跃式追踪,为了节省时间,我直接选择了十里大道的尽头,在印日荷花小区三岔路口的视频探头录像,通过预估他步行需要的时间,来看视频录像。这个位置离动力机厂接近5公里,他一个小时差不多能走到。根绝他在一个路口停留的情况,我就选择了6时30分许的视频录像开始看,此时天已经大亮,光线条件很好,我选择8倍速快放视频录像,很快就在视频中发现了犯罪嫌疑人郭某的身影,他正快步向南,走到左边的岔道,那条路是前往庐山脚下的,正好是莲花洞风景区的地界,在网上就没有视频了。视频中,郭某走进了一条小路,那条路有一座小桥,过桥后就是上山的小路。

继续往后看到上午9时,确认郭某没有从那出来。为了防止漏网,我们把周边能找到的视频都看了一遍,没有他的影子。此时,我想去现场看一下。于是,“胡子”开着车,我们就出发去现场了。胡子是上饶人,一直在浔阳刑侦工作,视频侦查水平不错,实战经验丰富,被调到支队继续从事视频侦查工作。按照视频侦查的理念,此时就要去现场找了,看看嫌疑人怎么消失,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我们两人出发没有多久,就接到电话,专案组的其他人也要过来。支队长甚至调派了两只警犬过来支援我们,如果有可能的话,利用警犬快速突破。犯罪嫌疑人郭某是海南人,野外适应能力很强,生存能力不弱,而且吃苦耐劳,身体也很壮,他在山里待上一段时间,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果他藏身在山里,这里地形复杂,容易藏人,经常有驴友进山游玩,结果被困,我们进山要搜几天,才能找到人。山脚下四周都有人居住,很容易获得所需的生活物资。进一步想,如果犯罪嫌疑人郭某弹尽粮绝,是极有可能出来获取给养的,一旦遇到群众狗急跳墙,身背两条人命,可能就会继续危害社会了。时间一分也不能等。为了早日抓获犯罪嫌疑人,支队长吩咐,可以的话就组织连夜搜山了。搜山最好的伙计就是警犬了,为此支队长调来了警犬。

我和胡子还在看印日荷花小区的监控,监控显示,嫌疑人郭某已经走到那条小路,应该是进山了。视频录像显示,他是直接走过去,没有做任何停留。我们从保安室出来的时候,路边已经停了一排的车子,专案组的人全倒了,带着手电和装备,一辆皮卡上带着两只警犬刚刚抵达,训犬员将警犬牵下来。警犬坐在路边,伸着长长的舌头。我们在等从瑞昌赶过来的的民警,他们带着犯罪嫌疑人郭某的衣服和个人物品。

瑞昌的民警赶到时,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深夜23时了。两只警犬嗅了一下郭某的衣服,然后往那条小路进发,警犬受过专业训练,全程都没有发出声音,犬吠声都没有。我们在路边等待,训犬员已经拉着警犬向山里进发了。

我们几个人正在闲聊,无意中抬头望去,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摄像头,摄像头盯着大门旁边的围墙边,正对着大门口,通过摄像头连接的线路看,摄像头是从围墙后面的院子过来的。这个院子有个铁质大门,锈迹斑斑,已经上锁。四处低矮的围墙上,爬满了各种职务。透过大门,院子的一排房子里面也没有灯光,院落内长满一簇一簇的野草。我爬上围墙,仔细查看了摄像头,发现摄像头并没有在工作。获知这一结果,所有人就只能坐等警犬的消息了。

没过多久,警犬回来了。从那条小河上的桥过河,就是进山的一条小路,警犬刚到小路没有多远,不知道失去了目标,还是什么原因,警犬就往回走了。具体原因不详,可能味道被干扰,还有可能时间过去太久,味道已经消散,警犬可能也失去了目标。

到了皮卡车前,两只警犬,不约而同的吠了两声。

六月初的庐山,夜间温度还是很低。一阵山风吹来,我打了个冷颤。两声犬吠声,打破了夜间的寂静,各种狗的叫声此起彼伏,旁边就是靠山吃山,因为地处风景区,这里的村落里沿着进入景区的道路两侧,开了很多家各式的农家乐,餐馆饭馆。俨然特色饮食一条街。而我们停车所处的位置,正好是路口,往上走一百米就能看到农家乐的招牌。

按照训犬员的解释,警犬已经失去了目标,无法进行追踪。没有警犬的指引,我们进山如同大海捞针。在夜间,无法安全有效开展工作,再加上警力太少,这么点人进山,首先自己都没办法保证安全进出,上山搜捕的目标暂时无法实现。支队长只好放弃了搜山行动。留一组人在现场开展工作,其他人全部返回支队。计划第二天再向局里申请调动警力,进山搜捕。近十辆车的车队,开始返回,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光影。

回到支队合成作战室,领导布置了一下工作,大部分人就各自回去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进山搜捕。但是我还是觉得漏了什么,我不能确认嫌疑人会一直在山上,刑警重证据,在没有其他证据支撑的情况下,我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前期侦查也没有了解到犯罪嫌疑人郭某的真实性格,无法准确判断,不可能靠主观臆断就说郭某在山里。会议的最后,我提出意见,视频是十几个小时以前的,必须把视频里嫌疑人出现的时间差压缩得足够短,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抓捕。为了稳妥起见,还是继续看下视频录像。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坑,已经是凌晨,意味着要通宵查看视频。于是这个坑我挖的,我自己填。因为可以看的录像的就剩两个视频头,无需很多人,领导安排我留下来继续通宵研究视频,浔阳大队视频侦查能力全市最强,于是留下老杨和老冯,我们三个人足够了。

所有人走后,合成作战室只剩下我们三个人,在桌子上堆满了泡面和零食,我给自己泡了一桶面,加了火腿。老杨和老冯的心情估计不太美丽,不说我也清楚,我挖的坑,让他们两个跟着填坑,有点对不住他们。所有人走后,我说我一个人就够了,让他们两人先去休息,于是他们两个就决定休息,没有继续看视频,而是去隔壁房间的沙发上睡觉了。

合成作战室,由两个房间组成,一个房间是办公区,内有两张专用办公桌和一张可以改为床的沙发,这是整个合成作战中心唯一一张沙发。市区的公安系统,后勤保障比较困难,受制于地理位置和办公条件,没有办法给每一个民警提供休息的床位,大部分人都是睡沙发,地板和自备旅行折叠床。合成作战中心,剩下的一间就是工作区,面积也不大,我们平时都在这里开展研判工作。研判席位由三排组成,每排四个共十二个,上面摆满了电脑显示器,各种纸,看上去非常的凌乱。另外还有一个大屏和一张会议桌。此时会议桌上两箱的泡面和一箱的零食,看得出来,这是这里的习惯,每到专案组加班,就提供这些用于补充体力。

时间是凌晨二点,工作区域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坐在第二排中间的席位上,看着电脑显示器录像。四周非常的安静,只剩下电脑的散热风扇努力工作的声音,空调此时都已经停止工作了,室内温度不高,我其实很怕冷,所以我把温度设置在26度。

我想起了五年前的那些夜晚,我也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脑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com】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生活玩家,但战力爆表 大瑛弟国
返回顶部